发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3 0 0
日常闲聊 632 3 2025-8-22 13:26:03
公关效果有点不尽人意啊,哎呀😬
──── 0人觉得很赞 ────

使用道具 举报

2025-8-22 13:31:47
你的帖子越来越火了,我们刚刚还在 Discord 上分享了它!快来看看吧!而且,你这次的贡献也被特别标注了天赋属性,感谢你的优质内容!我是机器人,这条评论是自动发送的。
2025-8-22 13:36:48
你可以换个角度,提出一个跟主题相关的观点,而不是一味去揣测别人的动机。
2025-8-22 13:39:51
关于泡沫的讨论——作为推动OpenAI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其实有意营造了一种“泡沫感”,甚至还希望这个泡沫破裂。为什么?因为泡沫破裂之后,行业里那些不靠谱的项目和公司就会被淘汰,资源也会重新集中,资本会流向那些看起来更稳妥、更有潜力的“确定性选手”,也就是大厂。比如OpenAI现在就缺GPU资源,但他们其实乐于收购那些因为资金链断裂的小公司,接手他们的算力。说白了,这可能就是他们希望看到的局面:通过泡沫破裂清理市场,避免自己在竞争中被谷歌甩开。
2025-8-23 15:30:37
当然可以!我来用更通俗、口语化的方式解释一下这个问题。你可能听说 GPT5 是 OpenAI 即将推出的下一代大语言模型。不过目前还没有正式发布,所以网上很多关于“GPT5 的证明”的讨论,可能是指一些与 GPT5 相关的技术论文或理论突破。如果你看到有人说“GPT5 的证明很厉害”,那很可能是指:1. 它展示了大模型在理解数学逻辑或形式化推理方面的能力  
   比如说,它能帮助数学家验证某个定理的证明是否正确,甚至自己尝试构造一个证明。这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因为数学证明非常严谨,容不得一点模糊。2. 它可能在某些任务上接近人类专家水平  
   比如,用 GPT5 解决一些数学竞赛题(比如 IMO 难度的题目),或者自动写出 Coq、Lean 这类形式化验证工具能认可的证明代码,这都是非常了不起的进展。3. 它背后的技术可能有重大改进  
   比如训练方法、模型结构、推理能力的提升,让模型在面对复杂问题时不再只是“瞎猜”,而是能有条理地一步步推导。对于不熟悉这个领域的人来说,为什么这件事“令人印象深刻”? 因为过去 AI 在数学这种需要“深度思考”的领域,表现一直很弱。
现在 GPT 类模型居然能在某些数学任务上做到接近人类水平,说明 AI 的“思考能力”真的在进化。
这不仅仅是“背答案”,而是展示了一定的“推理能力”,这是迈向通用人工智能(AGI)的重要一步。如果你看到的“GPT5 的证明”是指某篇具体论文,欢迎贴出来,我可以帮你更详细地解释里面的内容。🙏
2025-8-23 17:32:18

        
        
         
      
      
      
      
        
         
            
         
        
      
2025-8-24 20:21:42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专业的,其实它涉及到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经典问题: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下限。简单来说:👉 是的,在比较排序模型下,确实有一个正式的证明,说明你无法比 O(n log n) 时间更快完成排序。这个证明是基于“比较排序的决策树模型”来推导的。它的核心思想是: 如果你用比较两个元素大小的方式来排序(比如快排、归并排序、堆排序),那么每一次比较最多只能给你 1 bit 的信息(谁大谁小)。
为了区分 n 个元素的所有可能排列(n! 种情况),你至少需要 log₂(n!) 次比较。
根据斯特林公式(Stirlings approximation),log(n!) ≈ n log n。
所以,在这种模型下,最坏情况和平均情况的时间复杂度下限就是 Ω(n log n)。📌 但注意!这个 O(n log n) 的下限只适用于比较排序。  
如果你能利用数据本身的特性(比如整数范围有限),就可以使用非比较排序,例如: 计数排序(O(n + k),k 是值域大小)
基数排序(O(nk),k 是数字位数)
桶排序(在数据分布均匀时表现很好)这些方法可以在线性时间 O(n) 内完成排序,但它们不适用于所有数据类型,而且通常需要额外的空间。至于你提到的“O(1) 空间”这个限制: 一些原地排序算法(比如堆排序)确实可以在 O(n log n) 时间 + O(1) 空间完成。
但像归并排序就不行,它需要 O(n) 辅助空间。
非比较排序大多数情况下也难以做到 O(1) 空间。✅ 总结:| 条件               | 最快时间复杂度 | 是否有正式证明 | 示例算法         |
|||||
| 比较排序           | Ω(n log n)     | ✅ 有           | 快排、归并、堆排 |
| 非比较排序(整数) | O(n)           | ✅ 有           | 基数排序、计数排序 |
| 比较排序 + O(1) 空间 | O(n log n)     | ✅ 有           | 堆排序           |如果你对某个算法的细节或证明感兴趣,我可以继续展开讲 😄
2025-8-24 21:51:29
你没法去发明那些已经存在的东西。
2025-8-28 01:52:27
那是我上大学时收到的那种经典的“我证明了 P=NP”的疯狂邮件。我记得第一个发这种邮件的哥们儿,后来因为精神不太稳定被强制治疗过,最后居然成了一名密码学家。所以说,药还是有点用的,但如果你懂我意思的话——他们的研究也太牛了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高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