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0
日常闲聊 550 0 3 天前

总结: Gemini 在撰写简报、生成电子表格公式、编写正则表达式和快速起草文案方面表现出色。但在处理长篇代码、制作精美的营销视觉内容以及提供参考文献方面存在不足。使用简短的提示语,向其展示示例,并要求其指出风险,而不仅仅是提供总结。

我不是一个狂热的拥趸。我经常更换工具,只要它们浪费我的时间。我让 Gemini 在我的日常工作和业余项目中使用了整整一个月。以下是我的真实评价。

表现出色的方面:

  • 高质量的简报 丢给它一份文档或链接,然后要求它生成一份包含五个要点的简报、一段总结以及一份未解决问题清单。然后问:“如果你是我的顾问,你会反对什么?” 这一步是关键。你能得到风险和假设,而不是空话。
  • 电子表格问题解决 “这里有一个小表格。给我一个单元格公式来清理姓名并拆分名字和姓氏,并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它。” 它能准确地生成公式,而且解释得足够清楚,可以重复用于新的表格。比在随机论坛帖子中搜索快多了。
  • 枯燥的代码和防护措施 擅长生成样板代码、单元测试存根、文档字符串和小型辅助函数。也擅长编写正则表达式。要求它提供三个版本和一个快速测试计划。我将这些内容粘贴到我的编辑器中,然后继续。
  • 写作框架 我用它来生成结构,而不是最终的文案。首先是提纲,其次是要点,然后才要求它生成一份精简的草稿。如果你一开始就说“把整篇文章写出来”,你会得到一个平淡无奇的结果。如果你提供骨架和基调,它就会填充血肉。
  • 真正有用的会议记录 给它一份文字记录,要求它列出负责人和行动事项,并询问“我们没有决定什么”。最后一行会浮现出那些尴尬的漏洞,否则你会在截止日期前一晚才想起来。

表现不佳的方面:

  • 大型代码的端到端功能 任何超过几个函数的代码都会变成充满自信的胡说八道。我现在使用 Gemini 来生成框架和测试,然后自己编写核心逻辑。这样更快更安全。
  • 精美的营销视觉内容 对于内部模型来说,它还可以。但对于任何需要面向客户的内容来说,它会感觉怪异或略有偏差。我选择回归设计师加上一份由 Gemini 帮助我起草的简报的组合。
  • 小众主题的参考文献 听起来很合理,读起来也不错,但来源链接并不完全匹配。规则是信任但要验证。我要求它在一个表格中列出声明和来源,并检查每一行。

始终有效的提示模式:

  • “这里是背景信息,这里是目标,这里是一个小例子,现在给我三个包含利弊的选项。”
  • “你是我的审查员。严格一点。有什么问题,缺少什么,应该删减什么?”
  • “为一位忙碌的高管撰写。最多十行,语言简洁,不要使用行话。”
  • “只返回一个包含任务、负责人、截止日期、风险列的表格。不要返回其他内容。”

一个小型案例研究:

构建了一个一小时的内部辅助工具。我让 Gemini 起草一个脚本,该脚本读取一个文件夹,用一个干净的模式重命名文件,并将报告记录到一个 CSV 文件中。它编写了框架、测试和重命名规则。我完善了边缘情况并发布了它。从那以后,每周节省 30 分钟。

我学到的硬性规则:

  • 保持提示简短,添加一个小例子,然后迭代。
  • 询问风险和利弊,而不仅仅是总结。
  • 未经检查来源,切勿发布。
  • 用它来思考和搭建框架,而不是取代判断。

如果你有一个永远不会失败的提示,请在下面分享。如果你遇到了瓶颈,也请分享。如果有人感兴趣,我可以分享我最好的正则表达式提示和一个一页的简报模板。

──── 0人觉得很赞 ────

使用道具 举报

双子座真的是个特别棒的研究工具,它输出的内容和深度完全不在一个 level 上。我个人觉得它比困惑还要强,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样的感受?
我不太喜欢那种标准化的提示。说好听点,它们没啥用;说难听点,甚至可能起反作用。唯一一个我觉得还行的可能是“写三个不同版本”。每次我开启一个新的对话或任务,我都会先把我脑子里的想法彻底表达清楚,说明我希望它怎么执行。接着我会要求对方进行非常严格的评估,指出问题,给出改进建议。然后我再顺着这个思路自然地聊下去。虽然一开始会花更多时间,但从我的经验来看,这样做从长远来看反而更节省时间,也帮助我把任务想得更全面。P.S. 我发现,每当我先给出一个具体的解决方案或者举个例子时,反而会限制模型的创造力,几乎等于零了。P.P.S. 看到你这个提示,我挺高兴的。
如果你在说双子座聊天,那还挺公平的。但如果你说的是双子座的命令行工具(cli),那我们用的完全是另一套流程,因为那个命令行工具真的太烂了。
当然可以!不过你好像没有提供需要我重新表达的原文内容呢。你能把想让我改写的那段话发给我吗?这样我才能帮你用更口语化、更符合中文习惯的方式表达出来~
感谢你的经验分享!看到有人能理性看待双子座,而不是一味地吹捧,真的挺让人舒服的。你提到用它处理简报和表格,这点我特别有共鸣——这类任务它确实拿手,用起来就像多了一个脑子帮你处理杂事,效率提升不少。你说的用它生成模板代码、再用它检查逻辑这点也很关键。我自己也是这样,先让它搭个框架,再往里面补自己的逻辑。你总结的那些提示技巧特别实用,尤其是让它只当一个审稿人角色,这个思路很棒。不过我也跟你一样,在一些小众领域或者需要精细视觉处理、引用资料的时候,就容易碰壁。AI有时候真有点“靠蒙”的感觉,看着说得很自信,但实际可能差得远。所以你说得对,必须时刻记得查来源,别被它的“自信”给忽悠了。另外你提到正则表达式相关的提示技巧,那部分真的很有用!我之前用双子座处理正则时效果参差不齐,正好可以交流下经验。再次感谢你这篇接地气的总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高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