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0
快问快答 834 0 前天 14:39

在一次产品迭代中,我们尝试利用Dify平台为现有功能构建一个对话式工作流。其核心设计是:通过LLM解析用户的自然语言输入,将其转化为结构化的JSON数据,并据此顺序调用一系列固定的API接口。流程中,我们还会在特定节点插入LLM进行动态处理。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遇到了瓶颈:Dify虽然简化了工作流的搭建,但在处理和传递变量,尤其是涉及循环、条件判断等复杂逻辑时,其灵活性远不及原生代码。一个典型的痛点是,当需要遍历一个列表(如for循环),并将列表中的每个元素Object的某个变量作为参数调用API或动态注入LLM的提示词时,Dify的可视化节点操作变得非常繁琐。

面对这类需求,我们是否应该放弃低代码平台,直接转向使用Python进行后端服务开发?如果采用Python方案,有哪些成熟的框架可供选择?

──── 0人觉得很赞 ────

使用道具 举报

先说框架:LangGraph
我也推荐langgraph
试试n8n,它挺灵活的。
在一次产品迭代过程中,我们试着借助Dify平台,为现有的功能搭建一个对话式工作流。它的核心设计思路是:利用大语言模型(LLM)对用户输入的自然语言进行解析,把它转化成结构化的JSON数据,然后依据这些数据按顺序调用一系列固定的API接口。在这个流程里,我们还会在特定的节点插入大语言模型(LLM)来进行动态处理。
我还没怎么接触过LangGraph呢,得去学习学习~
Dify支持的类型,限制确实比较大。
遇到的问题和这个帖子里提到的差不多,想直接写代码试试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高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