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已经写在标题了,喜欢直接看结论的,现在可以点赞/点踩了 :) 但我更希望你能帮忙debug我的“分析过程”,于你是一次找茬抬杠的快感,于我是一次查漏补缺的满足。我们都能在交流中得到提升。 一、核心原因:用户迁移成本为0目标客户群就是用cc的程序员(即使会大量有小白coder),但我想,改个环境变量、配置文件,必然是会的。—— 如果不会,也用不了中转站。 这必然导致用户粘性很低。 1)对于先进入者,赚钱窗口期很短暂,甚至不用一个月,友商就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因为很多人都看到这个模式他们也能做、且有客户有市场。2)对于后进入者,你只要把价格打下来,必然能获得一批客户(比如公益模式)。同样,会有更低价格出现。直到接近成本(含人工、号损)。 二、次要原因:大厂下场正如你们看到的,国内大厂跟进很快,iflow cli,或者GLM直接复用Claude Code。很多人不用只是因为国内大厂的LLM不如Opus/Sonnet 。但大厂不能接Claude么?—— 至少当初Coze海外版是接了的。他们不接,更多是源于“政治”,而非商业逻辑。 一个更直接的案例:Chrome 接入 AI 。 当大厂看到了被Dia Fellou Comet 验证过的细分赛道,照抄,是一个本能且合理的反应。 —— 也许他立项时Dia都还没出(大厂当时也想到了,不一定是抄),也许他流程长 产品推出慢。但每一个人都不得不思考和应对的,当大厂下场了,我该怎么办。 国外的团队/产品能卖身,尚能获取一份回报;国内呢,你有多少信心能卖身花家? —— 可能不如卖用户、卖数据来的实在。 三、无关紧要:技术壁垒我当然不否认中转站有一些技术难题需要克服。比如:为了提高缓存率 需要引入“粘性会话”机制;为了防封,尽可能真实模拟cc cli。 —— 这是做这门生意的老板们,必须掌握的东西,你没掌握,就做不了这门生意,或者说你的成本很高,导致你打不过同行。 这是这门生意的基础门槛,千万不要当作护城河! 我更看重结果:结果就是很多中转站出现了。也就意味着很多人已经解决了上述问题(无论是否优雅)。—— 既然很多人都跨过了门槛,那门槛也就不足以称为门槛,更不能称为护城河了。 稍微展开下: 你可以把中转站比做淘宝上的店,L站是淘宝本宝。店可以随便换,但换淘宝很难。你自己搭一个discourse 不难(毕竟开源),难的是聚集这么一批佬友。discourse不是门槛,佬友才是! 所以为什么「真诚、友善、团结、专业」很重要,重要到必须挂在论坛每一个板块、每一个帖子的上面,因为这就是所有佬友聚集在一起的“核心价值观”。 四、那什么是好生意
天底下,哪有什么好生意,都是辛苦钱。正如没有完美的人儿。好生意就是那个你确定了,无论成败,你都无怨无悔,愿意为她奉献一生的生意。—— 愿得一人,执手天涯。
唯有如此,你才会茶饭不思:在coding之外,希望让她的美丽绽放给更多的人(市场),为她打理一日三餐(融资)。 —— 从来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唯有热爱,才能让我们忍耐住这条路上的辛苦、寂寞、嘲讽和不被理解。 那么,Claude Code 中转站 是这样一个生意吗?它看起来,像是一场暗恋。明知没有结果的暗恋。 —— 你欣赏她的才华与美丽,也深知她对你的家国的敌意。从暗恋那一刻起,你就知道你与她不会有结果。或者更准确一些是:你将那些暗恋她的孩子的小礼物、小零食,转送给她,且还不能让她知道是哪些孩子在暗恋她。—— 就是馋一下身子,终归不能明媒正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