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确实声称,这一结果是通过一个 “通用型” 模型取得的。如果这是真的,那意义重大,原因如下:在 “通用型” 模型层面,即便有大量数据,要让模型出现过拟合都极为困难,不然就会导致模型崩溃。所以,如果它能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该竞赛要求严谨的数学证明和推理)中拿到金牌,那么给它再多输入一些数据,让它在人类已知的其他所有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基本就是小菜一碟。而且(有可能)还能指导它解决实际的新问题。此前人工智能在解决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问题上的最佳成果是谷歌的 AlphaProof 去年取得的(获得银牌)。但在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既定逻辑框架来解决问题之前,它是在一个预先设定好的逻辑框架下运行的。如果OpenAI的说法属实,那就证明,仅仅靠含糊的基于文字的推理就可能足以达到超越人类的智能水平。不过话说回来,这只是一个很大的 “如果”,一切都在不公开的情况下进行。据我们所知,OpenAI办公室里说不定有 “独角兽”(指极其出色的成果),只是没人对此大肆宣扬罢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