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5 0 0
日常闲聊 638 5 2025-8-29 08:22:55
当然可以,下面是我用更口语化、更贴近中国人阅读习惯的方式重新表达的版本,同时保留了原文的换行结构:
创造力,一直是人类特别喜欢的一个神话。我们总喜欢想象,每一首歌、每一本书、每一幅画,背后都有个神秘的灵感火花在闪耀。可现在AI来了,它能按需求生成诗歌、散文、图像,速度还特别快。结果就是,大家一下子慌了神。很多人说,机器终于把创造力给毁了。但真相其实更扎心。我没杀死它。
看看你身边就知道了。流行音乐一直在重复同样的和弦,直到你听熟了才觉得舒服。好莱坞一遍又一遍地用同样的剧情套路,还没到第二幕,你就能猜到结局。新闻行业就是改写新闻稿。就连LinkedIn上那些爆火的帖子,也都是别人观点的重新包装,加几个标签就完事了。我们嘴上总说原创性很重要,但现实是,我们大部分产出其实都是“混音”。AI并没有打破这个幻觉,它只是把这层窗户纸捅破了。
其实,创造性工作从来都不是完全凭空而来的,它们大多建立在一定的模式和套路之上。艺术家和作家可能不太愿意承认这点,但大多数创作过程其实都是重复和习惯。真正的灵感火花,其实是极少数的存在。我们喜欢可预测的东西,因为它让我们安心。这也是为什么人们总愿意一遍又一遍地听老歌、看老故事。而机器,恰恰就擅长这些。它们吸收模式、产出变体的速度比我们快多了。
让人真正不安的,不是AI能“创作”,而是它让我们意识到:原来我们自己的作品,并没有我们以为的那么独特。所以,中间地带正在消失。过去,很多创意工作者都能待在一个“安全区”:作品够好、够原创、够不同。但现在,这个空间越来越小。如果你的工作只是把套路包装成灵感,那机器肯定比你做得更好。
但这并不意味着创造力就完蛋了。它只是意味着,标准被提高了。因为真正的创造力,从来都是在边缘地带挣扎的。它是矛盾的、冒险的、没人预料得到的。AI是混音大师,但它不是悖论大师。它可以写出一首情诗,但写不出那种凌晨两点颤抖着发出的、破碎又真实的告白。它可以生成一首抗议歌曲,但唱不出站在防暴警察十米外街头的那股原始能量。
真正的创造力,不是被“打磨”出来的。它是混乱的、非理性的、鲜活的。这才是我们现在必须面对的现实。如果AI可以轻松复制你的作品,那也许它根本没你想象的那么有创意。如果AI可以模仿你的声音,那也许你早就只是在重复别人了。如果AI可以通过一个提示就“画”出你的整个职业生涯,那也许你的职业更多是结构的产物,而不是真正的发明。
我们对AI的愤怒,其实方向错了。我们真正在生气的,是它让我们看清了自己的平庸。但历史早就证明了这一点。印刷机让抄写员变得无关紧要,但也逼得作家们更敏锐、更大胆。摄影刚出现时威胁了画家,直到他们找到了相机拍不出的东西。互联网带来了信息爆炸,让世界更平庸了,但也让很多原本发不出声音的人有了机会。每一次新工具的出现,都会冲击“中间地带”,逼着我们去思考:我们到底是真正的原创者,还是只是背景噪音?
这其实是个悖论。AI不会让创造力贬值,反而让它变得无价。那些平庸的东西会被自动化取代,那些套路会被无限复制。但那个火花——那个奇怪的、矛盾的、不可预测的东西——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耀眼。机器杀不死它,它们只能突出它。它们像过滤器一样,逼我们去证明:我们做的东西,到底是不是真的活着。
所以,别再说AI扼杀了创造力了。它只是揭开了面具。剩下的问题只有一个:你的作品,真的从一开始就很创意吗?
──── 0人觉得很赞 ────

使用道具 举报

2025-8-29 08:26:19
这句话可能有些歧义或者不太清晰。你是想表达在船上发生了严重的事故,还是在描述某种情境下的“死得很惨”呢?可以稍微补充一点背景,我来帮你更自然地表达~
2025-8-29 08:28:14
这哥们儿反向操作,真是骚得很啊~  
(原话有点太简略了,你要是能多说点背景,我还能给你解释得更清楚点~)
2025-8-29 08:42:21
我看到的那些人工智能作品,说实话挺普通的,感觉没啥创造力。它执行能力确实强,但在设计或者创新这方面,目前看来还很一般,有点儿乏味。我觉得它更像是个手艺人,干点儿精细活儿在行,但要靠它搞创意,还差点儿意思。所以它根本谈不上打压人类创造力,因为它自己本身就不够有创意。它更适合当人类的帮手,当然了,有些人眼光不行,分不清啥是真好,啥是凑合,这倒是真的。
2025-8-29 08:43:18
你在评论区收到了很多不同的声音,但我挺认同你说的。至少在眼下这个情况,人类的创造力确实是越来越窄了,我们每天接触的很多内容,其实都是在反复消化那一点点有限的创意。
2025-8-29 08:58:24
欢迎来到 r/ArtificialIntelligence 的“问题讨论指南”  
请大家在现在以及未来的发帖中,遵守以下几点原则:帖子内容必须超过100个字符 —— 写得详细点更好。你的问题可能已经被讨论过了。如果没人回复你,不妨先用搜索功能找一找。“人工智能会不会抢了我们的饭碗?”——这个问题已经被问烂了!我们欢迎对AI的正面和负面讨论,鼓励理性交流,但也请彼此尊重,别抬杠。如果你有观点要论证,请尽量附上相关链接作为支持。没有问题是愚蠢的 —— 除非你问“AI是不是世界末日的野兽”。这种就别问了。谢谢配合~如果你有啥疑问或建议,记得找版主聊聊。  
我是机器人,这是自动发送的消息。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本版版主。
2025-8-29 09:57:21
兄弟,现实世界真的太有创意了,就算你一辈子都在琢磨那些已经存在的小细节,也永远有学不完的东西和想不完的道理。创意是无穷无尽的,但主流可不是。可能你把这两者搞混了。
2025-8-29 10:00:16
它比啥都重要。
2025-8-29 21:17:13
哎哟我的天,笑死我了。这绝对是开玩笑的吧?
看看周围,流行音乐里总是在重复用同样的和弦,  
一直重复到你听熟了,觉得舒服为止。“流行音乐”?  
不是爵士,也不是古典?好莱坞也一样,老是翻拍老题材。  
好莱坞的目的就是赚钱,什么东西好卖,它就做什么。像《弗兰肯斯坦》这故事,是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写的,  
甚至是在好莱坞诞生之前。但现在的好莱坞还在不断翻拍这些老故事。未来,普通和平凡的东西会被自动化取代,  
而那些保险箱般的“安全套路”也会被无休止地复制。  
但与此同时,真正闪光的、奇怪的、矛盾的、不可预测的东西,  
反而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耀眼。……如果人们不需要工作了,  
那是不是可以花更多时间在兴趣爱好上?但事实证明,我们几乎没这么做。……再过500年,  
我们还会记得现在这些“Top 40”榜单上的艺人或作家吗?就像我们今天还在谈论:  
https://en.wikipedia.org/wiki/Wolfgang_Amadeus_Mozart  
和威廉姆斯(应该是莎士比亚吧)  
https://en.wikipedia.org/wiki/William_Shakespeare
哎呀,学会用段落分隔内容啊,我的哥。你又不是非得把ChatGPT生成的东西原封不动地贴到上,稍微编辑一下呗。
兄弟这操作,简直就像人工智能的创造力压根不是人类赋予的。
确实如此,真正有创造力的人在所有艺术领域里都是凤毛麟角。我们大多数人——我本人是音乐人——一开始都是从模仿其他艺术家起步的,后来才慢慢发展出自己的风格。但说实话,我们当中有不少人到最后还是停留在模仿的阶段,没能走出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高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