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7 0 0
日常闲聊 615 7 3 天前
链到 Victor Tangermann 的文章,日期是9月20号,2025年  
现在微软这盘棋,走得有点悬。  
公司一直在裁员,好几千人受影响,员工士气低得不行。不少人说,今年公司氛围明显变了,大家整天提心吊胆——要么怕被裁,要么担心自己哪天就被AI给顶了。  
而CEO萨提亚·纳德拉压力山大。现在AI大战正酣,他必须让微软不掉队,这种紧迫感可能正是背后动荡的根源。一边大刀阔斧地砍岗位,一边又砸下几十上百亿美金投AI,战略重心明显转移了——可这也让公司变得更脆弱。  
正如The Verge报道的那样,微软怕被甩开这事,真能让纳德拉睡不着觉。  
上周在一场只对员工开放的内部会上,他坦言自己一直被“数字设备公司”(DEC)的故事“戳心”。那家公司曾是70年代的科技明星,结果因为战略失误,转眼就被IBM这些对手干趴下了。  
纳德拉还提到:“当年做Windows NT的一帮骨干,其实就来自被解散的DEC实验室。” 他说这话,其实就是在暗示:今天的人工智能人才争夺战,就像当年那样激烈,各大公司都在烧钱抢人,谁都不想错过机会。  
微软想在AI时代重新定义自己,压力只会越来越大。上个月,马斯克直接搞了个“Macrohard”的梗,明摆着拿微软开涮。  
他还说:“从理论上讲,像微软这种不做硬件、纯搞软件的公司,完全可以用AI把它整个模拟出来。” 这话听着像玩笑,但细想还真挺吓人。  
虽然目前还不知道马斯克用AI复刻Office套件到底能搞成啥样,但纳德拉的态度很明确:如果某个产品或业务线已经没戏了,那就果断止损。  
他在会上跟员工讲:“我们喜欢的那些做了40年的老东西,可能有一天全都没用了。真正体现我们价值的,不是死抱着过去的辉煌,而是能不能打破旧预期,重新出发。”  
目前来看,微软在AI上是真拼了命在追。今年早些时候,他们重申要拿出最多800亿美元现金,专门用来建AI数据中心——这个手笔,连谷歌和Meta都比不了。  
但麻烦也不少,尤其是和OpenAI的关系,早就磕磕绊绊。OpenAI想商业化盈利,需要微软点头;同时它的模型越来越吃算力,远超微软能提供的资源,这让两家价值千亿的合作变得异常紧张。  
上周,双方签了个措辞模糊的“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说是“正在积极敲定最终合同”。翻译一下就是:还在谈,没搞定。  
总之一句话,纳德拉领导下的微软,现在就像站在风口浪尖上跳舞,既要稳住阵脚,又要拼命转型,在这场飞速变化的技术浪潮里,生怕一不小心就成了下一个DEC。  
你能感觉到他的焦虑——科技圈的历史反复证明:赢的人通吃天下,输的人,连名字都留不下。
──── 0人觉得很赞 ────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家现在其实不太买云操作系统的账,再加上人工智能的计算成本还是挺高的。所以我觉得你说的这种局面,短期内甚至中期内都很难全面实现。不过要是真能搞起来,他们肯定也会使劲推一把,说不定下一代Windows就会出两个面向消费者的版本。
没错,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会越来越便宜。因为人工是做生意最大的开销,现在竞争又激烈,再加上自动化越来越普及,成本就更低了,结果就是物价往下走。这对咱们消费者来说,可是好事啊!
有意思的是,要是微软真能重新对客户上点心,在这个充满算计的圈子里还能保持点道德和责任感,那他们那股子“老好人”的劲儿,加上老用户的死忠粉属性,反而能在人工智能的新时代里稳住自己的位置。就算它现在落后了,很多人还是会下意识地选择过去的那个微软,而不是什么新冒出来的玩意儿。人们甚至会自发地站出来替它说话、维护它——就因为这份熟悉感和信任感。但现在的问题是,很多人担心大家迟早会集体跑路,不再容忍它的胡作非为。这种担忧可不是空穴来风,而是过去二十年微软自己一手造成的。在大家印象里,它早就成了那种“烦人、爱操控、贪婪”的公司,“我用你只是因为你垄断,别无选择”。它靠着垄断霸占市场,却从不吸取教训去好好经营口碑,反而不断压榨用户,态度还特别硬:“爱用不用,反正就我一家,你还能咋地?” 长期这么搞,等于主动把未来可能挑战它的对手给“扶”起来了。所以啊,不是能不能赢的问题,而是时间早晚的事。
至少他们也逃不过打开潘多拉魔盒的后果。
他们的操作系统会变得越来越不重要,毕竟现在越来越多东西都搬到云上了。你只要有块屏幕、一个浏览器就够了。
在所有公司里,微软可能是最稳的那一个。他们基本上自成一派,啥都自己搞,这给微软带来了巨大的优势。要说在这地球上,我唯一比看好微软更看好的公司,那就是谷歌了。听上去可能有点扯,但事实如此。说到和微软的关系,OpenAI现在的做法简直蠢到家了。但我也理解——傲慢嘛,问题就出在这儿,他们太相信自己那些光鲜的新闻标题了。OpenAI要想跟谷歌掰手腕,唯一的希望就是抱紧微软这条大腿。
为啥他们宁愿延长H1B签证也不愿意多雇美国人?难道是因为外国人更便宜吗?那剩下的22%又是咋回事?我还真挺希望微软搞的那些“假阳具”(估计是说AI产品)别一上线就被喷得满地找头。
不同意啊,你看我上面说的。咱们最后反而要花更多钱,哪怕实际成本变低了。为啥呢?因为只要渠道被几家大公司牢牢控制着(也就是说,他们之间根本没真正竞争,不会互相拼到头破血流那种……他们压根就不会),结果就是谷歌垄断了搜索,微软拿下了办公软件,Salesforce称霸CRM。这些巨头早期就低价入场,把市场90%都吃掉了。美国政府早就该管这事了,但一直没动手。所以接下来价格只会涨,兄弟,做好心理准备吧。
CEO一边搞砸士气,一边还指望员工积极拥抱所谓的“范式变革”,这操作真是够冒险的。得是多强的领导力才能撑住这种场面啊,简直是前所未有的水平!另外说一句:我到现在还在等呢,这些动不动就“颠覆世界”的科技巨头,到底能不能好好说说——你们到底在解决啥用户痛点?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我依然在等一个真正靠谱的Word版本:能用一套清晰、统一的逻辑,把文档大纲搞得明明白白的,就这么简单,但至今没等到。
要是没人消费,经济就玩不转了,到时候只能紧急上全民基本收入(UBI)和自动化税来兜底。哪怕每个月给1000块,在通缩的环境下,看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
玩俄罗斯轮盘的人,就怕一枪下去脑袋开花。
我懂,他们对自己推出的那些产品和服务盯得可紧了,但说实话,这些东西还真有点用。是时候让咱们这群拼命干的小团队冲一波,做出更牛的产品,直接抢他们的市场了。
烂产品  不乐意长期培养员工,全靠合同工撑着  动不动就裁员,走马灯一样换人  现在的科技圈风气太浮躁了,领导又蠢又贪,只顾眼前利益,猛搞一阵子就跑路。这种文化早晚把自己作死。  
真不是AI的问题,是人不行。
哎呀,听到ND那边的消息真是挺糟心的。我一直挺喜欢他们家的游戏的。
这才是真正的“野生阅读”啊!纳德拉提到DEC这家公司,例子太典型了——曾经几十亿美金的巨头,结果因为错过了PC时代,十年内就基本凉了。他说自己一直被这个故事“戳心”,说明他心里清楚得很:微软这位置,真没那么稳。离谱的是,微软其实早就吃过一次亏。当年移动时代来临时,iPhone和安卓都起飞了,它却几乎原地踏步,在社交领域更是彻底掉队。但人家命够硬,靠着Azure和云服务成功翻盘。可现在呢?又到了一个生死关头——AI可能带来新一轮“大灭绝”。最让他睡不着的,估计就是OpenAI这事儿了。微软现在等于是在靠一个拼命想单飞的伙伴吃饭,而对方需要的资源,连微软都快供不上了。这感觉就像谈恋爱,你还在替对方付房租、水电、吃饭钱,结果人家已经在物色新对象了……马斯克嘲笑微软叫“Macrohard”,听着像在开玩笑,但细想还真有点道理。如果AI足够牛,能直接帮你写文档、做表格、搞定PPT,那谁还花钱订Office 365啊?直接让AI一键生成不完了?这画面,怕是纳德拉晚上想起来都冒冷汗。砸800亿美元搞AI,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把整个公司押进去:“要么赢,要么死”。没有中间路线可走。未来要么成为全球AI的底层基建霸主,要么就成了下一个黑莓——曾经风光无限,然后突然没人记得。还有那一波波裁员,一边裁人一边狂砸AI,这信号再明显不过了:宁可牺牲现在的团队,也要为AI的未来筹钱。确实挺狠的,但要是想在未来十年活下来,说不定这就是不得不走的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高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