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 0 0
前沿技术 714 1 2025-7-24 18:28:36
大家好,我是一名平面设计师。最近,我对人工智能在创意领域的崛起感到十分好奇(说实话,还有点应接不暇)。

像Sora、Midjourney等平台能够即时生成图像和视频,这让我不禁思考:作为设计师,我们的立足之地在哪里呢?

我目前正在探索ComfyUI以及人工智能工具更具技术性的一面。但我很纠结:如今这么多平台都提供“一键生成”的结果,深入学习这些系统还有意义吗?还是说我应该更专注于将人工智能作为一个创意合作伙伴融入其中,以优化我的设计流程呢?

我想听听其他设计师的看法。不过现在,我特别想听听ComfyUI社区的意见——尤其是那些已经将其作为创意或专业流程一部分的朋友们。

另外,从全球范围来看,有没有发达国家已经开始重新定义设计师的角色,将人工智能技能列为一项标准要求呢?

我很想了解这些地区设计行业的发展变化。我真心想让自己的技能能够适应未来的发展,作为一名乐于适应变化的设计师,保持自身的价值。

很期待听到你们的想法或经验,特别是那些正在经历同样转变的朋友们。
──── 0人觉得很赞 ────

使用道具 举报

2025-7-24 18:29:10
这是一个灰色地带,因为底层技术是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利用知识产权进行训练的。一些公司会试图售卖商业许可,但这真的有点荒谬。目前迪士尼正在起诉MJ,所以这个案子的结果将产生重大影响。  
2025-7-24 18:31:43
你有没有一些学习模型技术概念的好参考资料?比如 GitHub 文档之类的……
2025-7-24 18:32:16
我用人工智能为自己制作了一个标志,要么直接得到了矢量输出,要么用人工智能将其转换成了矢量输出。然后用人工智能拆分其图层来制作一个简短的动画。艺术家们需要弄清楚的最大问题是,相较于基础的人工智能,他们的贡献是否足够大,对买家来说是否值得为此掏钱。
2025-7-24 18:37:10
这有点棘手。我的工作涉及很多平面设计,但说实话,要在我的工作流程中找到整合人工智能的理由并非易事。我有时把它当作图片素材生成器,有时用它来制作标志设计的灵感板。除此之外,我使用它只是为了好玩,与工作无关。人们一直说平面设计师要失业了,但我还是没看出这种趋势。比如说,你可以让人工智能给你做个标志,但它可能没法用,因为只是光栅图像。而且,很可能平淡无奇得让人难以接受。我在为人工智能带来的末日做准备,但至少在我看来,这一天还很遥远,也许永远不会到来。
2025-7-24 19:00:19
是的,因为我自己也算是个艺术家,所以我强烈推荐玩玩Comfyui。不过呢,我可从不把AI生成的作品称作“艺术”,哪怕我用像Kontext这样的工具让我的老作品焕发生机。但你确实能做出一些超酷的图片。像我这样摆弄AI的人自称艺术家,真的超级尴尬。你能感觉到,就算主题(比如我的一幅画)有灵魂、有情感,AI生成的结果却没有那种艺术特质。这很大程度上是我自己的工作流程和艺术创作的成果,但说到底,这都是我在向一个我在摆弄其“大脑”的机器人发号施令。不过对于平面设计之类的,这倒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而且Comfy用起来比它看上去要容易得多。你只要从小处着手,先让它运行起来,然后根据需要添加更多节点,慢慢就会更熟悉了。  
2025-7-25 08:43:12
一开始用Forge或者SDNext吧,Comfy(ComfyUI)简直一团糟。  
2025-7-25 09:31:56
太对了。这就像是一场猜谜游戏,猜测这是否会如我所想的那样发展。  
2025-7-25 09:42:37
去做吧。学习并努力理解新的概念总是值得付出努力的,这不仅是为了取得成就,还因为它能提升你的神经可塑性 。  
2025-7-25 12:32:00
这取决于你正在处理哪种类型的图像。我觉得从宏观层面理解概念就足够了。要了解人工智能能做到什么。不只是ComfyUI,还有新出现的工具。说实话,人工智能发展得太快了。之前我还在用ComfyUI以及我们自己的工作流程,突然O4、Kontext就出现了。它们使用起来更简便,效果也不错,因为是最新的。在我看来,你应该先从日常任务入手,看看如何将人工智能融入其中。心里有明确的使用场景,然后再去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案。要想知道如何融入人工智能,进行宏观层面的学习就可以了。只有当某个工具对你的使用场景有用时,再进行深入学习。多看看Hugging Face、Fal上的不同工具,还有像V0、Windsurf等人工智能工具,会更有好处。  
2025-7-25 13:36:05
是的
2025-7-25 17:19:05
对于图像生成,https://stablediffusionart.com/ 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博客,它解释了所有基础和高级概念。对于大语言模型(LLMs),你可以查看 https://themultiverse.school/ 或者 https://www.lizthe.dev/ ,在后者网站上,她还整理了一份出色的人工智能问题索引 。  
2025-7-25 19:35:38
如果你为一家专业机构工作,你能推荐哪些用于商业用途的面部替换模型?问题在于,ComfyUi的一些模型仅可用于非商业研究目的……
2025-7-25 23:24:08
我对平面设计一无所知。不过,掌握人工智能工具的技能无论如何似乎都是一项有用的技能。  
2025-7-25 23:48:11
请帮我一下,我该从哪里开始使用Comfy UI呢。看到那些节点的界面,实在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  
2025-7-25 23:57:08
没错,这绝对是一项值得学习的很棒的技能。去做就好了。
2025-7-26 08:34:21
作为一名前平面设计师,如果你的目标是成为一名设计师,而不是图像/视频制作人员,我会说不行。只要确保你知道如何使用像Midjourney这样的工具就行,或许可以订阅两三个月。但不要在这上面花费太多时间,因为这项技术变化太快了。与其花时间学习ComfyUI的技术层面(相信我,你会花大量时间去探索,但实际上却没有创作出图像),我认为你应该:第一,提升你在真正与平面设计相关领域的品味和技能;第二,学习如何使用Adobe系列软件、Figma(以及Framer)中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新功能;第三,或许可以进一步了解交互设计和动态设计,这两个领域借助人工智能都变得更简单了 。  
2025-7-26 09:46:02
ComfyUI可以与Krita集成作为前端设计工具,全部免费,而且不需要进行太多技术设置。我最近试过了,非常简单便捷。  
2025-7-26 10:00:06
我对平面设计领域一无所知,但我能看到像Inpaint和ControlNet这样的工具能发挥很大作用。Inpaint:在这里绘制建筑物,或者替换这条有版权的广告等等。
ControlNet:这有一幅草图。把它变成一幅真正的画作。人工智能图像生成更像是“设计”一幅图像,而减少了为画出心中所想而付出的手工技巧劳动。  
2025-7-26 17:18:35
我的意思是,Photoshop 集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所以,如今不管你知不知道,生成式人工智能确实无处不在。我并非平面设计师,只是一名普通设计师。我摆弄ComfyUI,是因为觉得它很有意思,而且我喜欢能够掌控它的任何方面。目前这只是出于个人好奇。在工作中,我得拿出非常具体的设计方案,这更多关乎思考过程,而非漂亮的图片。就目前的状况而言,人工智能对我的工作没什么帮助。我基于草图做了一些图标生成测试,从中看到了它的价值。我觉得如果人工智能只是生成随机结果,那就很糟糕,这就是我不喜欢一键式解决方案的原因。自己设定非常严格的准则来引导ComfyUI工作流程,这种做法是有潜力的。我认为,作为设计师,对每一个步骤都能掌控很重要……这才需要真本事。当你用人工智能生成随机内容时,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完全可以被替代的。别人只要知道提示词和你的工作流程就行了……在这个过程中你毫无价值。  
2025-7-27 16:30:03
AI时代设计咋搞?
2025-7-28 03:25:06
如果你想看看我作为一名人工智能平面设计师的作品:访问网址:Www.teepublic.com/user/lorsterling不过这里网址应该是有误的,正常网址一般以“https://”开头 ,正确写法可能是“https://www.teepublic.com/user/lorsterling ” 。  
2025-7-29 15:00:02
AI抢饭碗啦咋整
2025-7-29 18:20:48
我在一个泰国美食摊旁边工作。摊主是位女士,她学会了用ChatGPT生成她所卖食物的卡通或黏土风格形象,用于摊位的宣传(制作横幅、旗帜之类)。她还拿自己端着一盘食物的照片,生成了一个同样风格的标志。这位女士大概65岁了!我跟她说干得真棒,我为她感到骄傲!  😆  
你在使用的这些流程方面有什么建议或要点吗?听起来很有意思。
2025-7-30 05:27:41
一直想试试Invoke。从最近我所看到的情况来看,它有相当不错的前端用户界面,还有基于ComfyUI节点的系统,能导出为PSD格式,也可以在本地安装。
2025-7-31 16:46:19
ComfyUI太棒了,赶紧用起来。
2025-8-6 10:37:26
你死定啦!开个玩笑。通常来说,这些人工智能功能大多最终会经过提炼,成为Adobe或其他一些编辑软件的一项功能。他们不能直接采用现有的(模型),因为这些模型对于本地机器而言过于庞大且功能强大。所以他们会专门针对特定使用场景训练一个更轻量化的模型。我敢打赌,像“Flux Kontext”(类似图像到图像编辑,即I2I Edit)这样的功能很快就会成为Photoshop这类工具的常规功能。所以学习这些功能能让你更好地了解未来趋势,甚至可能让你抢占先机。就像我用“Flux Fill”和“ACE++”为一些电商平台制作模型和缩略图。比如定制风格的复制粘贴、图像增强、图像放大以及填充缺失或损坏的部分,而我只是个开发者。对于大多数日常场景而言,这都是一个巨大的助力。  
2025-8-7 09:50:36
绝对可以。你所追求的是懂得如何利用工具来提升艺术水平。一般来说,你可能希望自己绘制所有内容,但你可以借助人工智能快速添加效果、物体、完整角色和场景。它看起来可能不会 “完美”,但能启发你思考怎样才能呈现出好的效果。此外,这也让动画制作变得更易实现。能够制作关键帧动画,然后让人工智能将它们拼接成完整的动画,至少在我看来,这将是人工智能在这方面的最佳应用方向。从不太乐观的角度看,你可能得熟悉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因为工作室期望借助人工智能实现低成本产出,而后期可能仍需要艺术家对这些低成本产出进行润色加工 。  
2025-8-8 13:41:35
感谢分享这些见解!
2025-8-9 15:36:46
艺术家运用艺术工具所能达到的高度,总是远远超出大众。我是以一个更接近大众而非艺术家的人的身份说出这番话的。  
2025-8-10 11:44:33
要想真正把它打造成一款彻头彻尾的顶级平面艺术工具(也就是说不会让作品带有任何人工智能的痕迹),还有一段路要走。但它已经非常接近这个目标了,而且对于某些特定的照片编辑工作,它已然至关重要,说不定还能为你节省几个小时的时间呢。  
AI抢饭碗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高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