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这里,用的是拼车的 Claude Code Max,几乎从没遇到过限速(全程 Opus 4.1)。最高记录的一天也就花了 160 美元,还是高强度的情况下。 看别人各种并行 Vibe Coding,AI Agent 在后台 24 小时跑等等,AI 就像他们不知疲倦的员工。反观我自己就比较保守,既不太敢完全信赖 AI,也很难做到并行开发,任务切换也需要时间。 网上也有很多大佬分享公益资源,真的非常敬佩。所以我感觉纯靠 Cursor 也够用,公司甚至还提供了 claude sonnet 4 的 API 端口,如果需要 CC 也可以申请使用(就是 Opus 4.1 没有,太贵了)。 有时候为了多用 AI 工具,多点使用点额度,就会在个人项目上找一些事情完成,但事情是干不完的,有时候做完一个又产生新的优化想法,反而耽误了工作上的任务。 人家是靠 AI Coding 起飞,逼得官方限速,我是额度永远用不满。可能我就适合安心用 Cursor + Claude Code 公益站/公司 API,别瞎开新坑和天天想着造工具优化开发环境? 你们会不会也有类似的感受?不光是 AI Coding 工具,还有 Gemini/ChatGPT 的限额模型,额度要是没用满,总感觉自己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