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0
日常闲聊 653 0 3 天前

谷歌首次发布技术报告,详细说明了其 AI 模型 Gemini 处理单个文本指令的资源消耗。报告显示,一个中位数指令平均消耗 0.24 瓦时电力,约等于一台标准微波炉运行一秒的能耗。此外,该过程还消耗约 0.26 毫升水(约五滴),并产生 0.03 克二氧化碳。这是大型科技公司首次如此透明地公布其主流 AI 产品的能耗数据。
一直在思考,
AI究竟是地球的“救星”还是“燃油机”?

  • 一边是AI被寄予厚望,用于气候预测、能源优化,解决环境问题;另一边却是AI自身巨大的训练和运行能耗。这种“绿色悖论”我们该如何解读?
  • 难道我们正在用一种高能耗的方式,去解决另一种能源问题吗?科技进步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间,是否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未来,AI会“烧光”我们的能源吗?

  • 随着AI技术飞速发展,模型规模越来越大,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未来的AI能耗是否会呈指数级增长?
  • 如果全球电网无法承受AI带来的巨大能源需求,是否会引发新的能源危机?
  • 我们如何在享受AI便利的同时,确保它不会成为地球环境的沉重负担?
──── 0人觉得很赞 ────

使用道具 举报

建议各工具在统计token开销时,也统计一下相当于消耗了多少电力和水。
比单次网络搜索的费用便宜,它需要0.3瓦时 。
这告诉我们
当进行vibe coding的时候
就可以吃面包了(不是)
IMG_20250824_223406
985×1955
166 KB
可惜只靠一块冷面包,解决不了我的问题。
扯这些都没用,各家主推模型的token本来就不便宜(要是不考虑钻空子白嫖的情况),根本没必要换算成这个。
就好比没人在乎开一次车相当于消耗多少水
不过我觉得AI本身也能用来优化能耗,这算是一把双刃剑吧。科技发展总归是会有代价的,就看怎么权衡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高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