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大脑存在一点点“延迟”是正常的,这是因为大脑里的信号传递速度是有限的,每一步的感知和处理都需要时间。比如说,光几乎是瞬间就到了你的眼睛,但从眼睛到大脑、再把你看到的东西变成“我看到了”的意识,这个过程神经信号要以大约100米/秒的速度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每一层处理都会增加几毫秒的时间。
大脑不会让你看到一堆乱七八糟、不同步的画面,而是会把现实“留一下”,大概延迟80毫秒左右,这样视觉、听觉、触觉这些信息就能整合成一个连贯的整体。这种延迟并不是大脑的“缺陷”,反而是让我们能感知世界、活下去的重要机制。
越复杂的生物,需要的思考越多,这种延迟也就越明显。你可以想想看,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tjdtd),可能也是一样的道理吧。
参考文献:
Kinsbourne, M., & Hicks, R. E. (1978). 同步与异步在大脑处理中的作用. 神经心理学, 16(3), 297303. https://doi.org/10.1016/00283932(78)900347
Kujala, J., Pammer, K., Cornelissen, P., Roebroeck, A., Formisano, E., & Salmelin, R. (2007). 视觉文字识别中大脑反应的相位同步. 认知神经科学杂志, 19(10), 17111721. https://doi.org/10.1162/jocn.2007.19.10.1711
明尼苏达大学出版社. 传导速度与髓鞘化. 检索自 https://pressbooks.umn.edu/sensationandperception/chapter/传导速度和髓鞘
Tobii Pro. (2017). 人类视觉感知的速度. 检索自 https://www.tobii.com/资源中心/学习文章/人类视觉感知的速度
van Wassenhove, V., Grant, K. W., & Poeppel, D. (2007). 听觉视觉语音感知整合的时间窗口. 神经心理学, 45(3), 598607. https://doi.org/10.1016/j.neuropsychologia.2006.01.001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