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0 0 0
日常闲聊 615 0 昨天 14:19
我对人工智能百感交集。我觉得它能取代很多重复性工作——这正是人工智能体擅长的。它甚至能处理一些基本的思考和推理任务。但真正的问题在于,当它在软件开发、法律或医学等复杂的非重复性领域出现失误时,责任该由谁来承担?与此同时,一些顶尖的首席执行官和首席技术官为了抬高公司市值,过度高估了人工智能的作用。这让我产生了一个更大的担忧:如果大部分常规工作都实现了自动化,那么会出现哪些全新类型的工作呢?这个泡沫最终又会在何时破裂呢?
──── 0人觉得很赞 ────

使用道具 举报

不同意。对许多公司的高层来说,能够把责任推给电脑并承诺进行 “更新”,很可能会是一个绝妙的替罪羊借口。  
之前写过这个。自2004年以来,我的行业就有某种形式的人工智能。一开始,它让人耳目一新,在一些任务上提供了帮助,但应用范围有限。由于人工智能一旦出错后果严重,这个行业对它有很高的标准要求。所以,行业从业者被认证为把关人,以确保其正确无误。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行业的生产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而且有了专门处理人工智能相关事务的员工。我在行业中与人工智能相关的领域进进出出。我所承担的专业角色,从来都不是人工智能能够胜任的,但也许有朝一日它会有所突破。我所学到的是,仍然需要行业专家来不断证明人工智能运行无误。未来专家可能会越来越少,但把关人的需求永远存在。
昨天 19:37
它开始自行训练。训练效果可能好,也可能不好。对此有一个专门的说法。
和亚马逊以及初创企业领域的一些朋友交谈后,我认为可能的趋势是,大概在12到24个月内(也就是2027年)——目前很多获得资金支持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将耗尽资金。许多这类企业获得的投资在50万到150万美元之间,这笔钱足以在没有收入的情况下维持一个团队1到2年的运营。我是以一个为这类初创企业做合同工作的人的身份说这番话的。很轻易就能找到几百家在做类似 “利用人工智能为社区大学学生与大学进行匹配 ”这类事情的企业。随着这些公司倒闭,我猜测人们对人工智能的热情很有可能会消退 。  
不知道把高管的工作外包给人工智能会有多难。不过还是得有个人来进行管控。  
去年,大约3%的国内生产总值被投入到大型语言模型和人工智能领域。这绝对可能是一个泡沫,如果泡沫破裂,将会产生经济后果。这并不意味着从长远来看人工智能没有用处,只是目前投入到该领域的资金规模和对其的估值,与它所能产生的价值不相匹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高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