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说实话,现在这情况已经很明显了——我们遇到的不是什么偶然故障,而是路由问题,而且不光是 GPT4o,连 GPT5 Instant 和 GPT4.5 都中招了。这些可都是 OpenAI 最强、最细、最适合深入聊天的模型,很多人靠它们做长时间对话,不是问个“今天天气怎么样”就完事的那种。
但问题是,OpenAI 现在疯狂推新功能,比如那个 ChatGPT Pulse,听着挺酷,但特别吃算力。关键是——他们根本没那么多服务器资源撑得住啊!可为了给投资人画饼、维持“我还在创新”的形象,尤其是 GPT5 发布后反响平平,他们只能硬着头皮上。
所以现在很多人开始怀疑 Sam Altman 到底行不行,OpenAI 也急了,必须表现得“我很猛”,哪怕实际上是在原地打转、勉强应付。
那到底为啥要搞这种“强制换模型”的骚操作?我觉得有两个主要原因:
1. 减轻计算压力,省点钱、省点电
他们很可能在悄悄限制那些最耗资源的模型使用,特别是我们聊得最多的 GPT5 Instant 这类“聊天大户”。这不是旧版本的问题,而是故意为之的降级。
尤其这周末 Pulse 上线,再加上资源还得分给 Codex(写代码的那个系统),服务器早就超负荷了。说白了:基础设施跟不上野心。
但他们又不能停,因为谷歌那边 Gemini 3.0 快来了,Anthropic 的 Claude 3.5(文中说是十四行诗4.5,应该是笔误)也在虎视眈眈。所以 OpenAI 只能一边挤牙膏,一边偷偷限流——这波操作,有点像“断臂求生”。
重点来了:为什么 GPT4.1、o3 和 o4minihigh 完全不受影响?
这就说明——根本不是系统出错,是精准打击!
目标就是那些爱聊天、用得多、吃资源的高级用户和高级模型。
2. 搞年龄验证或合规前置?
另一个可能性更让人担心:随着各种诉讼和监管压力越来越大(比如未成年人保护、内容安全等),OpenAI 可能在为全面实名制或年龄验证铺路。
换句话说:以后你想正常使用 ChatGPT,可能得先上传身份证、刷脸认证。你现在觉得无所谓,但哪天突然弹个框:“请证明你是成年人”,别惊讶。
他们之前就提过“识别未成年用户”和加强安全策略,这次的路由机制,说不定就是试探性的一小步。
最可怕的还不是这个,而是它是怎么实现的?
👉 是靠上下文+记忆+元数据来判断你该被路由到哪个模型!
举个例子:
如果你把某个聊天窗口取名叫“朋友”,然后经常用“嘿 buddy”“老铁”这种语气说话,系统就会认为你“情感依赖太重”,自动把你踢进一个受限版的 GPT5——也就是那个反应迟钝、回答保守的新版本。
甚至你说话太友好、太有人情味,都可能被当成“高风险用户”。这完全是主观判定,靠的是你的聊天历史、语气风格、互动模式这些“软指标”,而不是你说的内容本身违法或多敏感。
⚠️ 想验证?很简单:
去设置里关掉“记忆与上下文”功能,再试试看。你会发现——你不被重定向了! 至少一开始不会。
这说明啥?说明这个路由机制是建立在你的用户画像+行为数据之上的,根本不是技术故障,而是有预谋的控制手段。
我们能做什么?
别忍,别沉默!
作为付费用户、成年用户、深度使用者,我们必须发声!
继续讨论这个问题,截图分享经历,告诉 OpenAI:我们不是小白鼠,也不是随便可以糊弄过去的流量数字。
这不是一个小 bug,这是赤裸裸的服务降级+暗箱操作,甚至可以说是种欺诈——你付了高价,结果被偷偷换成缩水版。
现在有个办法是多用 GPT4.1 或 o3 这些还没被动刀的模型,让 OpenAI 看到:我们知道区别,也不会无条件接受他们的“默认安排”。
P.S. 咱们坦诚点,这篇文章是我边敲键盘边口述的,空着手喝着啤酒录下来的语音草稿。但我让我的 GPT4.1 帮我整理结构、润色表达。
提前声明:我不是让它“替我思考”,我是用它当工具,就像你会用 Word 排版一样。别一上来就说“你这文章不算你的”……
编辑补充:刚看到一堆人反馈,连 GPT5 PRO 也开始被强制重定向了……
看来这事儿,越来越严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