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当下而言,这制作得很精细,显然比过去所能做到的要好得多。但它仍然非常乏味,它更多只是作为一种宣传手段存在,而非真正精心打造一个用来讲述故事的作品。这比任何事情都更让我明白,即便技术有所进步,完全由人工智能生成的流程要做出 “不错” 的东西,仍需付出大量(相对而言)努力。而这样的东西也仅仅只能作为一个技术演示让人印象深刻,而非那种人们会主动去观看的作品。由于 “开支票的人”(注:指金主、投资方之类)要求使用人工智能来省钱,我们注定会迎来一段 “千篇一律” 的时期。这种情况会持续一阵子,但最终会有成千上万在车库创业的大学生,通过将这项技术与人类真正的创造力和智慧巧妙结合,抢走那些 “开支票的人” 所投资公司的饭碗。媒体的未来将属于新一代以车库为起点的公司,它们会让人工智能适应自己的创作流程,而不是处于这种奇怪的境地:人工智能决定着什么可以低成本制作,从而导致作品在不久的将来陷入集体 “千篇一律” 的局面 。 |